恩情通訊 愛丁堡第二期
故事人物:厚基、婉珊、曉情、恩橋
執筆:黃厚基
二零零七年三月十七日動筆,四月三日完成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三月廿五日起,英國開始春令時間,冬去春來。愛丁堡冬天,聽說是越來越不冷了,真是拜全球氣溫上昇效應所賜。三月底,路邊、別人家庭院裡、草原上最先看見深菊黃色的水仙花紛紛搶先開花,使人心情清新起來。
曉情、恩橋開始放復活節假了。恩橋近半年來的最好朋友Claire是台灣來的,最近一家回台灣家庭大團圓,她說見不到好朋友很傷心。去年一直到十月底前,我們從九月中搬來新居後,認識了一個韓國家庭,他們的女兒也和情和橋同校,故成了最好朋友。簡單來說,她們的最好朋友還都是東方人。再過一年呢?還不曉得。
她們在此生活差不多是完全適應的。前幾天刻意問曉情,起初上學時,「怕不怕?」
「第一天有一點。」
「那你怎樣?」
「休息的時候,我跑去拿我的lunchbox。結果有一個老師跟我說不用拿」,說著的時候,從眼神中仍看得出那份靦腆和不知所措,我想起我小學升中學,中一搬家轉校上學第一天的情景,心中實在有點替她們兩個感到不安的難過,但看著她繼續回憶著說:「我就拿lunchbox裡面的香蕉作snack。」我想她自己在心理上已學會克服了新環境。
原來她們是十點多有一個休息時候可以吃點心,十二點多才是午餐,所以每天要給她預備,到了學校以後要分開放。想像她那天必定是忐忑不安,非常擔心緊張,就有點捨不得。
恩橋那時,就天天跟著姐姐。現在不用了。但沒有姐姐叮嚀,常常忘了帶東西回家。
孩子要放假前,總是算來算去,想帶他們去旅行幾天,讓生活在忙碌中有個平衡,但經濟上似乎不許可,又覺得帶著他們去看蘇格蘭的高原和城堡教堂古蹟,她們年紀小也不享受,便到現在也沒甚麼具體計劃。倒是教會有位婦女慶生,家住愛丁堡外一個小鎮,為此,我們一家倒是算是離開愛市一個大半天,孩子和壽星的兩個外孫女——主日學同學則玩得很愉快。
放假,小孩的媽——常花時間教她們功課。曉情恩橋個性不一樣,曉情對手工畫畫比較有興趣和天份,恩橋在知識和語言的吸收上表現比較突出。但我們常和他們說,要努力。尤其是數學和中文,總是怕她們回去馬來西亞跟不上。常語重心長的對她們說:「要是你進了五、六年級,老師給你四年級的課本,你都不會,那你就會非常沮喪的了。」曉情:「我不要進小學,要進中學。」
「中學更難,如果你小學的東西不會,人是長高了長大了,但那些低年級的課文都不會,進中學也沒用!」
最近半年,她們對於男女喜愛對方的事也充滿興趣。真是希望我們有智慧,在身心靈方面都給予她們適切的教導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說到婉珊,她於三月份又完成了一科的功課,原以為在面對教會事情不知怎麼處理之際,功課怎麼都交不出去了。但感謝主,都準時完成。目前上著第三科,完成後就拿到了這專業證書的資格,同時要開始申請文憑課程。
下學年的文憑課程要求實習的,每周不計路上交通和回家的反省,要五個小時的實習。顯然學校的功課量是比今年多的。
她在教會當傳道人,目前正需要堅忍和智慧。這教會在苟延殘喘中卻面對許多的糾紛,苦不堪言。請讀通訊的人代禱。不過,感謝主,最近教會舉行一次特別會友大會討論一些糾紛,大會中各人算是很心平氣和的表達。
前些日子,一位學生分享畢業後所事奉的教會經歷分裂後,滿目瘡痍,事奉起來特別辛苦。我馬來西亞一位親人新近去牧會的教會也發現有同樣的情形。上帝讓我這些年來從幾方面有機會研究這種教會怪現象的四個個案,呈現出四種版本,複雜的程度比起所謂「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」還厲害。如果糾紛是兩方的人,兩方的人各有支持者,當事人和支持者的角度已經可以超過四個歸類。明白了事情的角度後,還是覺得若真要我處理,還是有點束手無策。
中國早有勢的觀念,十七世紀明期的王船山說:「勢者,事之所因;事者,勢之所成。故離事無理,離理無事。事之難易,理之順逆為之也。理順斯勢順矣,理逆斯勢逆矣(王船山,《周易外傳》。)台灣輔仁大學研究中國思想的資深天主教的主教說詮釋說:「歷史上的史事,常有因勢而成者。勢之所成,是因著各種事理所造成的。勢既成立,則有應有的結果。為應付這種自然之勢,則是『循理順勢』。但若是造成『勢』的理是『逆理』,即是不合於理,則應逆勢而動。」
不必說歷史那麼龐大的層面,我深深覺得,教會的人事問題,之所謂難以處理,乃因為一樣離不開情勢之理。一個誤會造成的紛爭,和人的性格、思想、處事理事的態度方法有關,而思想性格和態度也不是一日養成的,故糾紛產生也不是短期使然的。
最近在學習融會聖經和中國人的成聖觀,覺得學習君子之道,靠主自強不息,看自己合乎中道,遇到逆境誤會,仍然要謙虛、忍耐,還要有先知的勇氣,好不簡單,作中流砥柱。好像易經常常勸說,前面有危險,只要堅忍,長久而言,沒有咎害。不但對外在局勢如此而操練自己的靈命,對自己內在修養,勝過罪惡也如此,不屈不撓,跌倒了又再站起來,主有恩典憐憫,赦宥別人,赦宥自己,忘記背後,努力前面的,向著標竿奔跑。
話說回教會之糾紛,如果教會也如此,基督教有甚麼吸引人之處呢?基督徒有甚麼叫人羨慕的呢?以往的教導總是說:教會是一群「蒙恩的罪人」在一起,雖然是蒙恩,但總是免不了罪的影響。教會要有管理,各人又要有生命的成長,有要免去「指責人的酵」,常常讓人有機會聆聽和浸泡在上帝的大恩典裡,以免心靈剛硬了。作教會領袖的傳道牧師,又要是個甘心服事人者,又必須有智慧和見地,有人稱之為「僕人領袖」,在中國人社會裡,簡直就是要求他如聖王君子了。可是,教會使用的又是現代西方管理概念,是好不容易稱職的「一種職業」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至於我,在另一間有國語(華語)團契的教會帶領查經,能付出的時間雖然有限,每次散會後都盡可能回應一些個別人的問題,直到教會要關門,試過是站在門口,有站在路口繼續談的。
在查經班裡的一位未信的女孩子,總不停帶著不同的聖經和神學問題來提問,我都用心的一一回應,她也非常認真不同的查經班,也很用心讀聖經,最近幾周,她從讀新約裡有新的體會,心態也有明顯的改變,昨晚,還幫忙解答一些人的信仰問題。此外,每月參與同工會一次。七、八月份以後考慮可能再參與多一點。看主怎麼帶領。
前幾週主再帶領兩位很多問題的朋友來我這查經小組。本來他們可能也不知要在愛丁堡還要待多久,但最近有一個事情的轉變,他們可能還要待下去,可能有主特別的心意吧!
四月廿日開始,我們對團契要作出一些調整,使教導更充實,我不必每周帶查經,但卻要隔週或隔兩周有半小時的講經(人物或經卷),和另一位神學院的博士生和牧師輪流。講經後的分組討論問題,也是當晚主講的人預備和提供。牧師是說中文的美國人,以前在台灣當了十五年的宣教士,可能七月份或九月份就要離開再去台灣了。
加強教導和訓練,是目前團契裡的當務之急,這些流動性的中國大陸初信者,在愛丁堡會停留多久沒人曉得,但可能一天會在英國其他地區待下,可能會去美加,也可能返回中國,訓練他們對中國和普世教會都有意義。此外,愛丁堡也是中國留學英國的重點學校,每年抵達的學生都很多,這時機是難得的,挑戰是有很多是來一年的碩士生,功課非常的緊,又想體驗海外生活和族遊,要「搶」他們的時間來教會,不容易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單看以上的分享,可能要誤會我們是來這兒牧會或是當宣教士了。其實我們是忙上加忙!也可能因為忙,覺得更珍惜這些機會吧!
我三月初也交上一份的報告,有關耶儒對話,前幾天見指導教授,回應還不錯,算是吃了顆定心丸。接下來要交的是宗教對話神學,然後可肯是有關儒家之「君子」和西方傳統中的德性倫理的探討,然後再帶出我的論題。希望最遲可以在八月份完成這一些。教授說不擔心我不能通過第一年的評估。話雖這麼說,努力卻是不能免的。所以是繼續努力,工作、工作、又工作,讀書、讀書又讀書,功課、功課又功課,加上經濟壓力,真是集中營訓練。願主使我和婉珊能勝過,也學習如何平衡生活。
在經濟上,我們七月份開始也要再開源,可能我也會當部份時間的傳道人,但和婉珊不是同一間教會。但還沒確定!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三、四月份我們家有貴客來,一個是從香港來的,她出差繞道來探望我們,帶來了一些教會朋友的之禮物,謝謝你們的情意。有人惦掛和記得,心裡也是很安慰的。有些朋友失去聯絡了,心中覺得是一種的損失和遺憾!人與人基本的聯繫和情份,是健康成長和成熟過程不可或缺的。
另一位貴客是婉珊上回提到的「另一個孩子」——她姐姐的女兒,復活節期間從倫敦來探望我們,是個祝福。五月初還有熟人從香港來,六月份又有一個我們想念且常常支持我們的老朋友,還有婉珊的妹妹。
必須停筆了!
祝 主恩常偕,靠主剛強不息!
厚基、婉珊、曉情、恩橋上
Saturday, 30 June 2007
Our First Edinburgh Newsletter恩情通訊
恩情通訊 愛丁堡第一期
故事人物:厚基、婉珊、曉情、恩橋
執筆:李婉珊
二零零七年一月四日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二零零七年的第一站—Roslin Chapel,如果你看過《達文西密碼》,相信你一定羡慕我們有這一行。自問不是很喜歡看歷史古蹟的,但資金有限的我們,只花兩英磅車費,六英磅入場費,從我們家出發,四十五分鐘左右就到達不少人可能要花上一兩萬港幣才可看一眼的「聖景」。雖然在售票處還是徘徊了一段時間,但終於「堂堂正正」的付了十二英磅(孩子是免費的!)去朝聖。六百年前的古蹟,有美的,有古峻的,有陰森的,有神祕的,總算是看過了。
我們的「恩情通訊」也有點像古蹟一樣久未有「出土」。本來一早已下定決心不再寫了,因生活太忙,要寫的事和情都多都亂,怕寫得七上八落,但新一年又來臨了。回想在不同地方都經歷過很多神的恩、人的情,心想若這樣失落了你或你或你,實有點慚愧。就這樣帶點衝動給你一點我們的近況。
厚基的論文暫算是總於定了位,但這個工程對他而言是很不容易,吃力時也曾想放棄,有時論文的方向也曾令他想回到華人的學術環境去學習,不過我們也明白每一個環境都有它的限制,那一個方向要走下去,都會有它獨有的範圍。取捨與專注是不可免的了。
就如我們人生的路向,年少時對很多事物都有好奇心,有很多夢想都想達成。到達愛丁堡時,剛是八月的藝術節,多姿多采的表演藝術,令我和厚基都想起我們曾有的夢想。厚基一向都有點表演天份,也享受唱歌與演戲,但今天除了在教會領詩時會唱一下詩歌外,大部份的時間都埋首書堆裡。偌大的National Gallery也令我想起十多歲學畫畫的日子,那位教畫的老師將各國的西洋名畫一張一張的詳細介紹,聽得我津津有味,成為那段日子裡,一段十分享受的時光。今天走上半小時的路就可以站在這些真蹟前,回想老師在放著幻燈片的黑漆房裡所說的句句話。但一轉竟是過了廿多年的光陰。有時也會笑說,早知選藝術系,圓一下少年夢(現在正修讀輔導)。
我的課程以四年部份時間修讀,本來是輕鬆和享受的,但十一月開始在教會擔起半職傳道,加上照顧家庭,忙的程度是空前的。十二月教會發生的內部問題(其實已是多年積下來的問題,不可能一下子解決,但我想我的角色就是陪伴他們渡過)而執事會主席又突然患上癌症,每日要往返醫院探望。加上常有的事務和照顧孩子,使我和厚基都十分疲累,但因姊妹家人未及返英,我們必需更多的陪伴和安慰她。
記得一個早上準備趕往醫院陪姊妹進入手術室,坐在巴士車廂裡,本來想翻開詩歌集找一些詩歌唱給她聽,但想起她的病、教會的危機和身體的疲累,我真的感到擔不來了,我向神禱告,主啊我如何擔得起呢,我怎可以有勇氣陪伴她面對這些人生的難關呢?翻到一首詩歌「堅定相信」,本想這首歌可能可以幫助姊妹面對手術,但因很久沒有唱過,怕忘記旋律,所以就在車廂啍起來,唱到副歌「堅定的相信,神垂聽禱告,堅定的相信,不要失望,你擔子雖然極重,愁苦又壓心頭,要記住神仍愛你,祂垂聽禱告」。眼淚已不能停止地流下來。是的,基督徒從來沒有特權免去人生必經的苦,無論是病痛帶來的苦、關係上的傷害、前路的不順利等等。但我們有上帝愛我們、保守我們的心,在我們經歷中更有勇氣面對。讓我們在走著走著,走出一個更豐富的人生。或許未信的你,會認為是基督徒的心理作用,當然我也沒有辦法從實驗室裡向你驗証這一切,但仍想與你分享。
零六年的最後一夜,厚基笑說要來個回顧與前瞻,其實那天晚上是因他讀書讀到頭昏眼花,想找個藉口休息一下。就這樣就聊到半夜三時多。我們就是這樣的一對,外人常看我們是合拍和恩愛的。我們卻總是覺得我們比不上別人的相敬如賓、郎才女貌。但話說回頭,我們確是有說不完的話題,所以我們讀書的其中一大忌就是「傾計」。雖然間有吵鬧,但或許因為是夫婦二人一同事奉,在事奉裡有很多經歷,也豐富了對對方的了解。成為半職傳道後的忙碌,可幸厚基能在旁支持,一起承擔,照顧孩子,否則實難兼顧。再加上他較冷靜(或者是冷血,哈哈!)在心情混亂時就可以成為我的鎮靜劑。至於我的好處,小妹不好意思詳列,待他有機會再為我唱好一下!
兩個孩子成長愉快,十分享受那些沒有壓力的學校生活,她們去到那裡,都算是適應得不錯,每次看到她們的笑臉,我知道我們總算沒有「待薄」她們。她們對人也十分熱情,也算是能與人鬆融相處。她們自己彼此除偶有爭執,很快會彼此饒恕,兩姊妹也很懂得彼此娛樂,有時放假早上起來,就在房裡做手工,一做就是兩三個小時,情情的點子特多,平日我總為她們留下一大袋包裝紙皮,她們就做個不亦樂乎。她們都有一般小孩的脾氣,但她們都會很願意聽教和接納我們的解釋。一日三餐也是我們說笑和教她們人生大道理的好機會。(暫時我們仍有少少說話的權威)。我想這段日子與她們的親密是十分寶貴和有價值的。
我心中還有一個孩子(我姐姐的女兒),她最近從倫敦過來與我們一起過聖誕。這是我們一家十分興奮的事,她雖然是我兩個女兒的表姊,但年紀卻差上一大截。但她卻是她們的甜心,人未到,孩子已在數算她來的日子。短短七天,我特別享受有她的日子,雖然我們沒有到什麼景點遊玩,但好像家中多了一個大女兒,連對她的照顧,也令我感到很溫暖(其實她不需要什麼特別照顧)當要送她離去時,我是十分不捨得,感覺猶如那年她十三歲在英國約克讀書時,我到她寄宿的學校探她,要分手時,我心按不住那份難受,很捨不得要留下她一個。今天再與她道別,她已是二十出頭滿有理想的一個年青人,但想不到不捨得她一個人在外的感覺仍是一樣。她上了火車後,我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,步伐沉重的走回家,一路上情情問為何表姊要那麼快就走,橋橋也說她眼中有眼淚,因不捨得表姊。我就一面試著安慰她們,一面腦裡想起我的家人。心裡也暖起來。
故事人物:厚基、婉珊、曉情、恩橋
執筆:李婉珊
二零零七年一月四日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二零零七年的第一站—Roslin Chapel,如果你看過《達文西密碼》,相信你一定羡慕我們有這一行。自問不是很喜歡看歷史古蹟的,但資金有限的我們,只花兩英磅車費,六英磅入場費,從我們家出發,四十五分鐘左右就到達不少人可能要花上一兩萬港幣才可看一眼的「聖景」。雖然在售票處還是徘徊了一段時間,但終於「堂堂正正」的付了十二英磅(孩子是免費的!)去朝聖。六百年前的古蹟,有美的,有古峻的,有陰森的,有神祕的,總算是看過了。
我們的「恩情通訊」也有點像古蹟一樣久未有「出土」。本來一早已下定決心不再寫了,因生活太忙,要寫的事和情都多都亂,怕寫得七上八落,但新一年又來臨了。回想在不同地方都經歷過很多神的恩、人的情,心想若這樣失落了你或你或你,實有點慚愧。就這樣帶點衝動給你一點我們的近況。
厚基的論文暫算是總於定了位,但這個工程對他而言是很不容易,吃力時也曾想放棄,有時論文的方向也曾令他想回到華人的學術環境去學習,不過我們也明白每一個環境都有它的限制,那一個方向要走下去,都會有它獨有的範圍。取捨與專注是不可免的了。
就如我們人生的路向,年少時對很多事物都有好奇心,有很多夢想都想達成。到達愛丁堡時,剛是八月的藝術節,多姿多采的表演藝術,令我和厚基都想起我們曾有的夢想。厚基一向都有點表演天份,也享受唱歌與演戲,但今天除了在教會領詩時會唱一下詩歌外,大部份的時間都埋首書堆裡。偌大的National Gallery也令我想起十多歲學畫畫的日子,那位教畫的老師將各國的西洋名畫一張一張的詳細介紹,聽得我津津有味,成為那段日子裡,一段十分享受的時光。今天走上半小時的路就可以站在這些真蹟前,回想老師在放著幻燈片的黑漆房裡所說的句句話。但一轉竟是過了廿多年的光陰。有時也會笑說,早知選藝術系,圓一下少年夢(現在正修讀輔導)。
我的課程以四年部份時間修讀,本來是輕鬆和享受的,但十一月開始在教會擔起半職傳道,加上照顧家庭,忙的程度是空前的。十二月教會發生的內部問題(其實已是多年積下來的問題,不可能一下子解決,但我想我的角色就是陪伴他們渡過)而執事會主席又突然患上癌症,每日要往返醫院探望。加上常有的事務和照顧孩子,使我和厚基都十分疲累,但因姊妹家人未及返英,我們必需更多的陪伴和安慰她。
記得一個早上準備趕往醫院陪姊妹進入手術室,坐在巴士車廂裡,本來想翻開詩歌集找一些詩歌唱給她聽,但想起她的病、教會的危機和身體的疲累,我真的感到擔不來了,我向神禱告,主啊我如何擔得起呢,我怎可以有勇氣陪伴她面對這些人生的難關呢?翻到一首詩歌「堅定相信」,本想這首歌可能可以幫助姊妹面對手術,但因很久沒有唱過,怕忘記旋律,所以就在車廂啍起來,唱到副歌「堅定的相信,神垂聽禱告,堅定的相信,不要失望,你擔子雖然極重,愁苦又壓心頭,要記住神仍愛你,祂垂聽禱告」。眼淚已不能停止地流下來。是的,基督徒從來沒有特權免去人生必經的苦,無論是病痛帶來的苦、關係上的傷害、前路的不順利等等。但我們有上帝愛我們、保守我們的心,在我們經歷中更有勇氣面對。讓我們在走著走著,走出一個更豐富的人生。或許未信的你,會認為是基督徒的心理作用,當然我也沒有辦法從實驗室裡向你驗証這一切,但仍想與你分享。
零六年的最後一夜,厚基笑說要來個回顧與前瞻,其實那天晚上是因他讀書讀到頭昏眼花,想找個藉口休息一下。就這樣就聊到半夜三時多。我們就是這樣的一對,外人常看我們是合拍和恩愛的。我們卻總是覺得我們比不上別人的相敬如賓、郎才女貌。但話說回頭,我們確是有說不完的話題,所以我們讀書的其中一大忌就是「傾計」。雖然間有吵鬧,但或許因為是夫婦二人一同事奉,在事奉裡有很多經歷,也豐富了對對方的了解。成為半職傳道後的忙碌,可幸厚基能在旁支持,一起承擔,照顧孩子,否則實難兼顧。再加上他較冷靜(或者是冷血,哈哈!)在心情混亂時就可以成為我的鎮靜劑。至於我的好處,小妹不好意思詳列,待他有機會再為我唱好一下!
兩個孩子成長愉快,十分享受那些沒有壓力的學校生活,她們去到那裡,都算是適應得不錯,每次看到她們的笑臉,我知道我們總算沒有「待薄」她們。她們對人也十分熱情,也算是能與人鬆融相處。她們自己彼此除偶有爭執,很快會彼此饒恕,兩姊妹也很懂得彼此娛樂,有時放假早上起來,就在房裡做手工,一做就是兩三個小時,情情的點子特多,平日我總為她們留下一大袋包裝紙皮,她們就做個不亦樂乎。她們都有一般小孩的脾氣,但她們都會很願意聽教和接納我們的解釋。一日三餐也是我們說笑和教她們人生大道理的好機會。(暫時我們仍有少少說話的權威)。我想這段日子與她們的親密是十分寶貴和有價值的。
我心中還有一個孩子(我姐姐的女兒),她最近從倫敦過來與我們一起過聖誕。這是我們一家十分興奮的事,她雖然是我兩個女兒的表姊,但年紀卻差上一大截。但她卻是她們的甜心,人未到,孩子已在數算她來的日子。短短七天,我特別享受有她的日子,雖然我們沒有到什麼景點遊玩,但好像家中多了一個大女兒,連對她的照顧,也令我感到很溫暖(其實她不需要什麼特別照顧)當要送她離去時,我是十分不捨得,感覺猶如那年她十三歲在英國約克讀書時,我到她寄宿的學校探她,要分手時,我心按不住那份難受,很捨不得要留下她一個。今天再與她道別,她已是二十出頭滿有理想的一個年青人,但想不到不捨得她一個人在外的感覺仍是一樣。她上了火車後,我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,步伐沉重的走回家,一路上情情問為何表姊要那麼快就走,橋橋也說她眼中有眼淚,因不捨得表姊。我就一面試著安慰她們,一面腦裡想起我的家人。心裡也暖起來。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